34岁研究生教室猝死,这些心律失常可能需要猝死预防治疗
11月23日上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三学生谢鹏在教学楼突然抽搐并晕倒,送医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医院诊断为心脏性猝死。据家属反映,谢鹏于今年5月因心脏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报告显示为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恰恰是引起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是指在生理因素发生变化或在某些病变的情况下,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导致心脏搏动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根据异常改变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其中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速、室颤等,都是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颤会导致患者的心脏失去泵血功能,血液循环停止,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或复苏失败,就会发生心脏性猝死。
一般来说,少部分症状较轻并且危险度较低的心律失常不需要治疗,但是对于症状较重,且已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则需要积极接受治疗。而心律失常是否严重、是否危险、是否需要治疗,不能凭感觉盲目判断,出现不适后应尽快就医,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如果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容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猝死预防治疗方式。
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可以24小时检测和保护心脏,用于预防心脏性猝死。其主要功能包括:1.分析和诊断心律失常;2.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除颤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3.信息存储记忆功能,ICD能将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自动记录下来,供医生复查时参考,帮助医生了解病情,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临床上建议,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有严重心律失常并有心脏骤停家族史的患者,都应该接受ICD治疗进行猝死预防。
《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持续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推荐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接受猝死预防治疗(ICD);同时,对于植入ICD用于一级预防的患者,应该考虑延长ICD的室速诊断时间和调高室速/室颤的检测频率。因特发性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导致的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的患者,如果平均预期寿命超过1年,推荐植入ICD。指南强调,ICD是不可逆原因所致的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室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年轻人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在痛悼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预防悲剧的再次发生。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