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健康频道 健康新闻 正文

寨卡病毒进化史被揭示 或探明其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原因

时间:2016-04-25 21:3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中美科学家4月15日在美国《细胞宿主与寄生体》杂志上刊文指出,自1947年首次发现寨卡病毒以来,此病毒基因已发生重大变化。这项研究有助了解为何寨卡病毒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症与其他出生缺陷。

为了解寨卡病毒的基因进化历史,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41株寨卡病毒毒株,其中30株来自人类、10株来自蚊子、1株来自猴子。结果发现,虽然寨卡病毒是一种蚊媒病毒,但人类毒株与蚊子毒株存在很大不同。

研究表明,非洲系毒株与亚洲系毒株也存在显著差异。与从当前疫情中分离出的人类毒株最相似的,是1966年在马来西亚蚊子身上发现的毒株,而不是1968年的尼日利亚毒株,这说明当前的毒株可能是从亚洲系毒株进化而来。

负责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程根宏告诉记者,2007年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与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也曾暴发寨卡疫情。他们的研究显示,1966年的马来西亚毒株很可能是密克罗尼西亚毒株和法属波利尼西亚毒株的“老祖宗”。

研究发现,当前流行的毒株与法属波利尼西亚毒株更相近,这意味着现在流行的毒株很可能直接来自于法属波利尼西亚。这一结论与今年3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论相似,即寨卡病毒很可能于2013年5月至12月间,由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的航班携带进入巴西。

最新研究还显示,亚洲人类毒株与非洲蚊子毒株之间存在最大差异的是一个病毒关键蛋白,这说明病毒结构可能发生了变化。程根宏说:“这些变化至少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寨卡病毒能在美洲人口中快速传播,这些突变可能使病毒更有效地复制,逃避免疫反应并侵入新的组织。”

在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及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寨卡疫情暴发前,寨卡病例只在非洲与亚洲有零星发生。这种病毒不仅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性行为及母婴传播。虽然绝大多数感染者病情温和,但孕妇感染后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症与其他出生缺陷,这改变了人们对蚊媒病毒的传统认知。

相关新闻:

大爱城控股聚焦康护体系建设,保障老年群体健康需求

【优秀基层行医人】保定市满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尹金泉:医者‘匠

断腕重生!6位医生10个小时的接力赛!

医用设备商城 引领互联网+医疗经济发展新常态

医院自我革新 与保险公司及第三方积极合作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